艺术家>>中国百家画展:李华弌
艺术简历>>中国百家画展李华弌专辑

 

李华弌,1948年出生在上海一个富裕的家庭,6岁开始学画。具有典型东方美学特征的恢宏、静穆、尊贵、典雅的“宋式高古山水”是李华弌心中永远高山仰止的圣峰,然而其创作中鲜明的当代思考和气质却成就了他在当今国际画坛的独树一帜。

 

对李华弌来说,其作品的精神性并不在于创造意象的过程,而更注重于意象本身。他用最柔软的手法表现了最坚硬的山石,柔软的薄霭可以衬托出山石的亘古不变。在李氏的笔下这种软化并不是弱化,反而是一种更为强烈的对比。在董其昌的画学思想中,最受批判的是刻薄与板实。董其昌以“一超直入如来地”称誉着董源、巨然和米芾。尤其是米芾的《云山图》,正是因为有了云的奔走,山势才显得气韵生动。李氏熟谙于云水章法的把握,十分自然地通过云霞映带将云霭的软美与崇山的壮美相结合,最柔软的包围住了最坚硬的,这种结合自然而然消融了板刻的弊病。面对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在高耸的山岭与深陷的峡谷里弥漫着仿佛触手可及却又缥缈无踪的云霞雾霭,这种意象给人的感受既是真实的又是梦幻的,或许正是这薄薄的雾霭带着米芾,带着李华弌,带着观画者一超直入,进入亦真亦幻的意象世界。

 

李华弌所追求的意象与宋人所追求的意象是何等的一致。这种感受是不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观者所无法体会的,这也正是李华弌不愿意西方学者将他的作品简单地视之为水墨风景画的原因。他曾出版过一本画册《李华弌风景画》,这是无可奈何之举。西方的语境里毕竟缺少山水画的概念,在李华弌的语境中山水画蕴含着的是数百年来不受时间动摇的永恒价值。当然,李华弌并不是在重复北宋山水,只不过是使用了产自北宋年间的砖块梁柱。正如赵力先生所评论的:李华弌并不是“停留于针对古代传统图式的亦步亦趋,事实却是李华弌在刻意营造出一种更为鲜见的文化关系,即‘传统的当下立场’,并进一步向我们做出这样的提示‘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存在一个完全对立的关系’”。

 

虽然李华弌的作品被深深打上宋代画风的烙印,但是用老建材所搭建的建筑物却已然具有了新的内涵以及新的存在价值。致力于“传统的当下立场”的李华弌,最大限度地表现了画面的景深感,从而突破了北宋画家们无法做到的图像效果和具有了更为真实的视觉份量,其作品中所散发出来的庄严肃穆的崇高感与那些著名的北宋名迹相比较毫不逊色。李华弌将原产自北宋年间的砖块梁柱构建出一个属于他自己、属于当下的古建筑,并且他所营造的山水风格对于现代审美经验来说,也完全适用。对此,我们不得不表示敬意。

 

 

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