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味之,生于1976年,山东诸城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画本科,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藏硕士,上海中国画院高研班结业。现任教于上海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兼职教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上海水墨缘工作室成员,海上云水山人文艺术传播主持。艺术创作擅长人物画、大型主题绘画、山水画,亦涉及公共艺术、诗歌、评论,美术教育。作品两次入选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三次入选全国壁画大展,三次承担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其中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上海城隍庙风俗图》被中华艺术宫永久收藏并长期陈列。
如果说建筑是舞台的话,人物就是舞台上的主角了。新上海人画老上海,穿越历史时空,要还原80多年前老上海的风俗民情、精神风貌,还要经得起老上海人的看,真是一个挑战。画人物之前,除了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几千张老上海真实摄影图像之外,还观看了大量民国的老电影,如《乌鸦与麻雀》、《孤岛天堂》、《都市风光》等等,来间接而真切的感受那时百姓的精神风貌。同时,画老上海风情的两位大师——贺友直、戴敦邦二老先生的作品,也是我认真学习的范本。
虽然有了大量的人物素材,素材中的形象只是创作的参考,要变成画面中的人物,需要再创作。韩硕老师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建议,自己给自己做模特。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实际上是我自己对着镜子,模仿某一类民国老上海人物的样子,看好了,然后直接画上去。作品等大草图上人物安排已经大体具体,在画正稿时,由于八尺的红星宣纸(四张拼接)比较厚,又是挂在墙上画,下面的人物隐约不清,是直接重新勾画人物,且又做了大量调整。
在阅读大量的有关民国上海老城隍庙风俗民情的文章时,发现作者都提到了一本叫《上海城隍庙》的书,作者火雪明,1927年出版,正好是城隍庙遭火焚后新建成的时间,里面详细记录了当时城隍庙的风俗人情。我到上海图书馆调阅出这本民国的原版书,仔细翻拍了每一页。这是一本典型的介绍吃喝玩乐与风俗趣事的书,更可喜的是,里面还有大量城隍庙有名商铺的广告,具有浓郁的现代商业氛围。没想到,当时的一本闲书,竟成为现代研究老上海的第一手文献资料。这本书也自然成为《上海城隍庙风俗图》的最重要文献依据。
作品的设色由初旖完成,初旖设色细腻考究,主要采用赭石、花青与淡墨。作品颜色虽然不多,但要把这淡淡的颜色画的丰富耐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她前后经过了许多种尝试,才形成现在这种简净雅致样子。
海上著名画家韩硕先生主动担任我们的“以老带新”的指导老师,他从草图、创作到完成精心指导,并前后数次亲临我们位于上海大学嘉定校区的工作室。最初的草稿,上海中国画院著名画家朱新昌先生、马小娟老师提了宝贵建议。草图后期,中国美协副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施大畏先生、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俞晓夫先生、上海城隍庙刘巧林道长、李纪道长亦提出宝贵意见。作品的创作正值我中国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受导师何士扬教授的中国画学思想影响甚大,使用的毛笔也是经过何先生改进的,非常好用。处理这种鸿篇巨制的能力,则是10年前我们在清华大学戴顺智教授主持下绘制143米壁画线描设计稿时打下的功底。作品的创作,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空间,保证了作品的顺利完成。这是一件因缘殊胜的作品,感恩!
《2010·海上盛世图卷》的创作,历时一年多,查阅大量资料,仅创作参考图片就有7000幅以上,其中3000幅以上是现场拍摄所得。有一些高难度的构图,直接是由现场写生而来,比如在与表现面积较小的“新天地”部分相同的尺度内自然衔接表现十里南京路,难度可想而知,几乎数易其稿,这类的构图直接是写生所得,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创作铅笔稿推进的时候,一旦遇到没有留意的细节,就需要再去现场求证。
上海的城市发展,也存在传统保护与城市开发的巨大矛盾,但相较于其它城市,对于自身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视,上海走在中国的前列。《2010·海上盛世图卷》从丰富的城市形态中展现出上海文脉的厚重,亦体现出“有厚重文脉传承和良好生态的城市让人们的精神生活更美好”的想法,亦祈愿中国当代城市在飞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珍惜、挖掘、梳理、传承好自身的文脉,营造有丰富内蕴美,有独特精神个性的城市新形象。
这件作品的创作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放大成高2米,长80米的规模,采用现代印刷技术,以壁画的形式出现在上海的地铁中,以艺术的形式展示上海的风采,只是因缘尚未足。